盛夏时节,记者走进阿左旗巴彦浩特镇希尼套海嘎查,看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抢工期、赶进度,沉浸在热火朝天的污水管网项目建设中,预计月底完工。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希尼套海嘎查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惠及嘎查94户189人。“忙乎了大半年,这个工程终于快完工了,也能松口气了。”希尼套海嘎查党支部书记、主任罗刚笑着说。


(相关资料图)

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农牧家游服务做得越来越好,提起希尼套海嘎查,游客们对这个“沙漠旅游小镇”都赞不绝口。7月26日,记者走进希尼套海嘎查,看到家家户户将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农家乐、牧家游挂上新的牌匾,牛羊肉等食材已准备就绪,民宿换上了统一的床单被罩,农牧民抓紧时间对沙漠越野车、沙漠摩托进行检修保养,随时迎接游客的到来。

希尼套海嘎查是阿左旗巴彦浩特镇一个半农半牧嘎查,西临腾格里沙漠,距天鹅湖景区只有25公里。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该嘎查已成为沙漠探险之旅的后勤保障基地,全嘎查40%以上的农牧民靠着旅游业发家致富。

“希尼套海蒙古语意为‘新湾’,但在十几年前,‘新湾’不仅一点都不新,还是一个贫困嘎查。”罗刚回忆。受自然条件所限,一刮风到处都是黄沙,当地人总开玩笑说,往地里撒上30斤小麦种子,能收获20斤就不错了。好不容易收获的瓜果蔬菜、小麦玉米要想变成钱,就得赶着驴车走4个多小时去旗里卖。尽管后来从嘎查通往巴彦浩特的路由土石路逐步变成了砂石路、柏油路,但农牧民靠天吃饭的现实没有改变,日子依然没有起色,很多人外出谋生,嘎查留下的人越来越少。

沙海难行,罗刚却看到了机遇。2007年大学毕业返乡后,他注意到当时沙漠越野悄然兴起,外地的沙漠越野爱好者常常聚集于此,要在这里为进入沙漠进行补给,并寻找当地人做向导。

沙漠自然风光独特,而且我们从小在这里长大熟悉沙漠地形,为什么不发挥地理优势,把嘎查变成游客的后勤保障基地呢?”罗刚说。

2008年,经多方筹措,罗刚将家里的土坯房翻新装修,开起了嘎查第一个农家乐。2009年,他又成立了以自驾车旅游、沙漠探险为主要内容的风行者越野俱乐部,仅一年时间就组织俱乐部成员成功出行8次。“试水”成功后,2011年,他出资在嘎查建立了阿拉善风行者越野基地,动员嘎查农牧民购买沙滩摩托车,统一管理经营。当年,阿拉善英雄会落户阿左旗,全国各地的越野爱好者和旅游团队纷至沓来,为希尼套海发展旅游服务业又添了“一把火”,参与其中的农牧民更是尝到了“旅游饭”的甜头。

开农家乐、买沙漠越野车、搞住宿接待、做团建、卖土特产……就这样,大户带动小户,一个嘎查带动周边嘎查,大家都动了起来。“周边有200多台车,依托车辆搞运营的当地司机就有200多人,旅游团一来,微信群里招呼一声,大家就会聚集起来,跑一天几百块钱就到手了!”站在越野基地一排排整装待发的沙漠越野车、沙漠摩托车前,罗刚兴奋地说。

如今,这个沙漠边缘的嘎查面貌早已焕然一新,水、电、网、路都通了,农牧民从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距嘎查不到一公里,温棚里草莓和番茄四季可供采摘,养殖区的牛羊供应给各个农家乐、牧家乐,足不出户就变了现。旅游旺季从五一、国庆假期变为每年4月到10月底。随着外地游客的不断增多,致富门路也越来越宽,外出打工的农牧民纷纷回乡搞起了旅游。

靠着沙漠旅游,“新湾”有了新面貌。罗刚笑着说:“下一步,我们要探索多元发展,一边设计延伸旅游线路,提升周边景点景区的知名度;一边利用沙漠旅游把我们高品质的牛羊肉推广出去,推动嘎查及周边养殖业发展。”

丨阿拉善日报融媒体记者:闫琛琛

丨编辑:史夏濛

丨审核:田娜日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阿拉善日报官方微信《今日阿拉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