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者旅行家脚下的鞋子,前头沾着新泥,后边沾着旧土。当一位历史学家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他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秦汉史学家、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李开元给出了他的答案。被誉为“历史侦探”的李开元,通过文献、考古、历史地理及合理推测等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实地考察,走出了自己治史写史的特色。熊逸、罗振宇多次引用他的观点,罗振宇甚至称他的书为镇店之宝。

8月26日,由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龙华区文化体育发展中心承办的龙华区2023年“二十四节气”名家讲座特邀李开元作为嘉宾,以“行走历史,重写历史——看一个历史学家如何重回历史现场”为主题,于线上线下同市民读者分享踏访旧址现场、还原历史真相的珍贵岁月。在龙华观澜得间书店,李开元接受了深晚记者的独家专访。


【资料图】

打通文史哲,师法司马迁

“我觉得老路走不下去了。”2002年左右,43岁的李开元感觉身心疲惫,陷入了人生低谷,彼时,他已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学术代表作——《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这部作品做了大量的史料整理工作,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研究汉初刘邦集团的人数、籍贯、爵位、职官、任期等基础信息,使得刘邦集团与汉初政治的讨论有了比较扎实的根基。在李开元看来,这部备受好评的学术著作是“典型的书斋里的作品”,他开始不断思考自己“与真正的、活生生的历史研究是更近还是更远?”

这场精神危机让李开元觉得自己研究中的历史人物都失去了血肉,他尝试转向历史哲学,“异想天开”决定写一本《历史学原理》,而这又让他走入了更抽象的哲学思维和深奥的逻辑分析的“怪圈”中,“我完全不知道人间烟火味,对所有的事情没有感觉。”李开元这样总结自己的“歧途”。最终,他的导师、历史学大家田余庆先生用胡适晚年把全部精力投入《水经注》的故事点醒了他。经过一番清醒深刻的思考,李开元决定要“打通文史哲,师法司马迁”。

《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便是李开元从研究转向叙事,从书斋走向田野的开端。他在讲座中与读者分享了撰写该书的行走历程,“叙事到哪里,就去到那里。古城址、古战场、古道路、古遗址,最是我关注的地方,是我复活往事的历史现场。”为了讲述秦帝国崩溃的经过,以及刘邦、项羽等英雄豪杰崛起的历程,李开元踏访了丰县、芒砀山、上焦村、临漳、陈留、邯郸……秦始皇第一次巡游天下的路线是李开元写《秦崩》不可避免的议题。2014年8月19日到27日,他与日本爱媛大学教授藤田胜久、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金秉骏以及首尔大学历史系的7名学生一道,进行了一次跨越四川西部、甘肃东部、陕西西部的实地考察。结合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李开元推断,秦始皇第一次巡游天下的主要目的,在于祭祖和告庙,祭祀先王宗庙,向列祖列宗报告统一天下大业的完成。

2010年,李开元的《楚亡:从项羽到韩信》一书面世,在这本书中,他记录了自己重走淮安、汉中、子午道、莒县、费县、平邑、荥阳等地的经历,描绘出众多英雄豪杰卓尔不群的面目。谈及项羽攻齐和奇袭彭城的路线,李开元认为,军事史中的战史研究,地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交战各方的路线,常常是解读胜败原因的关键,但史书中关于这次奇袭路线的记载语焉不详,历代学者都说不清楚,留下了重大的历史空白。讲座中,李开元分享了自己的“重返经历”。在仔细查阅文献、吸取先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扛起背包,亲自到战事现场,沿着心中认定的路线,实实在在重走一遍,不但确定了项羽军的奇袭路线,也摸清了这场战事的前半场、项羽进攻齐国的路线。“边行走边参与到历史的流传、历史的写作、历史的编制中,这样的经历让我觉得自己活在了历史中。”李开元说。

2021年,李开元的历史叙事三部曲的终结篇《汉兴:从吕后到汉文帝》正式出版。他将这三本书称为“新形式的历史叙事”,“其中所有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都是通过考证的,是新理念、新史料和新形式的史书。”在《秦崩》的后记《我是历史的行者》中,李开元这样写道,“在时间中过去了的历史,往往有空间的遗留,复活历史的触点,常常就在你一脚踏上旧址的瞬间。”他认为,地理空间既是历史学的基本因素,也是历史学的一个基本领域,历史地理学是一个魅力无穷的探索领域,关注地理空间,等于给自己增添了一副观察世界的望远镜。“书斋中的历史学者,不接地气。考古学者住在田野,浑身都是泥土。我常自我反省,要向考古学者学习靠近。”李开元表示,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断地思考,行走历史,不但成为一种风格和理念,也成了他运用在叙事和研究中的方法。

李开元在讲座中分享了行走中大量的有趣故事。如今,“做历史的行者”也成了他的生活方式,由此结交的众多朋友,为他带来了无上的快乐。“这些年来,我整理历史,在时间、空间、事情、器物和人之间穿梭游走,力图构筑起一幅立体的往事图景。这时候,细致而准确的空间关系,常常成了另一种追求。深入实地,走进历史现场,用手去触摸,用脚去丈量,融合到考古的江湖中去,接杯酒之欢,连天地之气,绘制出来的图案,近似工笔画卷,力求纤毫毕现。”

史学界的福尔摩斯

“史学界的福尔摩斯”,这是李开元的另一个知名标签。2017年,《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出版,这位自由浪漫的历史学家,基于田野调查、出土文物和考古发现,糅合史学、考古学、医学以及法学等多学科视角,运用吊线跟踪、混合洗牌等刑侦手法,别出心裁地带领读者抽丝剥茧,以侦探视角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关于秦始皇的真相。

这本书成为李开元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不同寻常的表现形式,让许多读者朋友在体验历史推理乐趣的同时,也感受到学术精神的满足。实际上,年少时,李开元便十分喜爱阅读推理小说,在充满了困惑的青春年代,“严格、理性指导下逐步行事的”推理小说让他情绪安定,给了他许多心灵安慰。进入历史学后,李开元发现历史学中的“看家本领”历史考证,其逻辑思维也与推理相关,“都是根据有限的证据来复原消失的现场”。

“历史学就是这样。虽然秦始皇已经死了,但我们要根据他留下的陵墓、书籍等复原历史,勾勒秦始皇及其周围的人物身世、背景、立场、政治活动和秦代宫廷政治网络。”李开元认为,历史叙事采取的是间接的点滴的材料,结合合理的联想和推测,是构筑,并非虚构。

多年的行走经历和写作经历,李开元愈发觉得历史是鲜活的,历史学不能画地为牢、自言自语,主张研究与叙事并重,求真与求美同行。在他看来,历史学的科学基础,是讲史料的可信度和解释的合理度。历史学的人文性,是讲历史学的本源和主体,是以人为本的叙事,在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中,人是连接其他要素的关键。

从“新”开始的深圳

李开元的这场讲座是龙华区2023年“二十四节气”名家讲座的第九场活动。谈及近年来的“节气热”,他以自己重走历史现场、与考古学家研究陵墓的经历为例,阐明不同领域的人在关注节气文化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内容,如农事、耕作、天文、地理,历史学家则关注历史上许多事件细节中与自然规律的联系。

讲座举行当天恰逢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3周年的日子,李开元表示,这次来深,充满科技感的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让他感受到了“历史的巨变”,在中国历史上,他从未见过一个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变化如此巨大的城市。“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没有太多‘历史包袱’,一切都可以从‘新’开始。”

深圳晚报记者 陈仪衡 通讯员 黄小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