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汉铁路遗迹露出是怎么回事?

斑驳的铁轨沿着堤岸延伸至江中,高高低低的栈桥桥墩“浮”出水面……近期,长江水位持续走低,在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江边,粤汉铁路火车轮渡码头遗址露出全貌,吸引不少当地民众前往“打卡”参观。

“露出水面的铁架用来固定轮船,桥墩用来铺设铁轨,是当时的铁路基桩。”多年研究汉阳造铁路的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原馆长顾必阶在遗址现场勘察发现,铁架的铁轨上刻有“部定”“汉阳铁厂”字样的铭文。

粤汉铁路介绍

粤汉铁路是京广铁路南段广州到武昌间的一条铁路旧称,全长1059.6公里,从1900年动工到1936年筑成。在1936年9月1日首次通车,由广州黄沙出发,历时44小时抵达武昌徐家棚。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与北京到汉口的京汉铁路两路接轨,改称为京广铁路。

自广东番禺县起,经湖南至湖北武昌县。清光绪二十二年,督办芦汉铁路时,张之洞、盛宣怀等提议修筑粤汉铁路。二十四年,招募商股,屡次不敷,美国合兴公司遂乘机运动为铁路资金之供给,建筑权遂归美国,乃不为全部干线之规划,先从三水支线着手,工事亦非常迟缓,于是非难之声渐起,英法二国,遂使华人出面,购买铁路股标,结果合兴公司之理事以国人占多数,英法又在暗中活动,国人恐蹈京汉铁路之覆辙,遂大起反对之运动,三十年,湖北、湖南、广东三省人士,合作取消前约,三十一年,以美金六百七十万向合兴公司将三水支线收回,张之洞乃谋自办之,定由三省各就本省地段,分担建筑,一方与英商汇丰铁路商订借款,德、法、美相继要求加入,宣统三年,乃成立四国借款合同,商量工事之进行,广东则从南至北,湖南则从长沙向南,广东即于是年起,分段建筑,今成者自广东省城之黄沙起至曲江县止,计长四百零八里有余,湖南以资不敷,开工三年,仅成长株线百余里,湖北路线,初归商办,乃数年之中,未见进。民国以后,除广东境内仍归商办外,将两湖已成未成各线,先后收归国有,全路计长二千三百七十九里,今自武昌至长沙,亦已通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