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 赵越

如今的楚望台(制图 刘阳)

问:湖北是楚文化的渊薮,亦是近代革命运动的重要发祥地。从名字来看,楚望台应当与楚有关,可其周边又尽是与武昌首义相关的碑林雕塑。楚望台是因何得名,又是如何与辛亥革命联系在一起的呢?

答:楚望台之“楚”并非来自先秦楚国,而是明代的分封之楚。朱桢是朱元璋的第六子,尚在襁褓之时便被彼时正在进军武昌组织抗元斗争的父亲许以“以楚封之”的承诺。洪武三年,朱桢被正式封为楚王,十一年后正式就藩,在父亲当年伫立的梅亭山立下分封碑文,建造“封建亭”。远离国都的朱桢仍时刻惦念着父亲,常常伫立于此遥望帝京并立下一碑,即“楚望台”,梅亭山一带也因此被称作楚望台。作为明代第一任楚藩王,朱桢也是武昌城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在此经营43年之久。今日的武汉则保存着更多历史的遗迹,在江夏区龙泉山一带的明楚王墓群共埋葬着八代九位楚藩王,贯穿明代始终。

而楚望台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清末,这里成为湖北新军军械库,同时也是全国乃至远东最大的军械库之一。然而,清政府精心培养的这批军队却反而成了自己的一个掘墓人:军队士兵大多来自普通百姓家庭,见识了朝廷的腐败无能,加上全国上下革命思潮的耳濡目染,心中的天平早已倒向革命军。在1911年10月10日那个夜晚,武昌首义军发难后,四十余名革命军在驻守士兵的接应下,很快便占领了这个本应防备严密的军械库,并将这里变成起义军的大本营与军火库。数次激战过后,武昌城得以光复。

遗憾的是,这里的原有建筑随着战火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但人们并没有忘记。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武汉市政府在楚望台的原址进行修缮,并增建了刻录有大量辛亥革命相关文字的风雨长廊,让这段历史更好地保留并传承下去。

站在楚望台登高望远,我们得以穿越时空,感受古人的忠孝文化,体验爱国志士的革命雄风。

(来源:极目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