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亲我的时候,会不会觉得甜蜜?”

“甜蜜算什么,那简直是忘乎所以呢。”

这是在2010年9月21日这天,83岁的李丹妮与82岁的袁迪宝,在厦门民政局登记结婚时的对话。


(资料图片)

他们相遇时,还是1953年,那时李丹妮26岁,袁迪宝才25岁。

两人相爱两年被迫分离,此后的55年再未见过面,只能跨洋相望相思。

再次相见之时,两人已是耄耋之年,仍然坚定地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而在这半个多世纪里,李丹妮苦苦守候这份情感,一直未嫁。

她说,“我这辈子只被一个人爱过,也只爱过一个人,他就是袁迪宝,等不到他,我不会嫁。”

他们飞跃半个地球,跨越半个世纪的旷世奇恋,一度被传为佳话。

1、初见时,便倾心

1953年9月,浙江医学院正值开学季,校园繁密翠绿的林荫大道上,有背着书包的学生,拖着行李的家长。

其中就有来自厦门鼓浪屿的袁迪宝,他埋头苦读多年,终于考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浙江医学院,进入了公共医学系。

也是在这里,他见到了李丹妮,遇到了一生挚爱,拥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初见时,是在第一学期选修的俄语课上。

他正在向隔壁的同学借笔,此时,从教室门口走进来一位混血模样的老师。

多年后回忆起那堂俄语课的情形,袁迪宝仍然觉得印象深刻。

“她穿着连衣裙,像天仙一样从教室门口飘进来,是一位很纯洁的少女,非常漂亮。

她步入讲台的时候,整个教室仿佛都被镀上了层光,变得明媚起来。

皮肤如雪,柳腰细眉。她的眼最好看,有很深很深的双眼皮。一对很亮的眼珠,眼珠转到眶中任何部位,都显得灵动俏媚。

只要看着她的眼,便忘了考虑别的,只觉得她最可爱。”

俄语老师的名字叫做李丹妮,出生在北京,从小在中国长大。父亲是浙江美院的教授,母亲是法国人珍妮。在李丹妮身上,很好地继承了父母的美貌与高智商。

她精通英、法、俄、中文四国语言,毕业后便到了西子湖畔浙江医学院教授俄语。

她刚一开口,袁迪宝便深深陷进去了。“我们开始学习第一个俄语单词,Бабушка。”

老师发音清晰,声音清脆动听。

少年总有好胜之心,想争取好表现能引起这位美女老师的注意,那时候,袁迪宝就暗暗地发誓,一定要将俄语学好。

袁迪宝本就天资聪明,加上平时勤奋好学,很快就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当上了俄语课代表,每次考试俄语成绩都是满分。

老师和课代表之间的联系本就紧密,接触得多了,两人的距离也拉近了不少。

袁迪宝一直以来都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希望多学几门语言傍身。所以在学习俄语的课间也时常会请教李丹妮英语方面的一些问题。

班里有位优秀好学的学生,李丹妮自然乐意帮忙。在周末还会一对一单独给袁迪宝讲课。

学习结束了,两人就会相约去附近的西湖边闲逛。他们在一起谈俄语,谈古典诗词,谈对未来的理想。

与其说他们是师生,倒更像是一对无话不谈的恋人。

西湖的断桥白堤,一直到平湖秋月,义庄,孤山都是两人散步的身影。

两人年龄相仿,更难得的是志趣相同。看到对方,就像是看到另一个翻版的自己。

少年少女炽热的爱意很快就将两个年轻人淹没,他爱慕她的美丽优雅、才华横溢,她喜欢他的上进认真,帅气勤奋。

有一次两人去爬山,在山顶上坐了很久。袁迪宝迎着山顶的风,望着脚底下一览无余的风景,兴致大发,唱了一首歌,李丹妮也唱了一首俄语歌。

那时,袁迪宝的俄语还学得不精,歌词大概能听懂一半。回家上网一查,原来是这样的歌词:“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满怀的心腹话没法讲出来。”

心意已经表明得如此明显,袁迪宝自然明了,可袁迪宝有他的苦衷。

在开学前一个月,姐姐为他介绍了一位同事黄秀雪。两人门当户对,加上家人一直希望他能先成家后立业,所以两人相识一周就在家人的安排下结了婚。婚后没多久便离开了新婚妻子,到了学校上学。

原本打算学有所成后,回到厦门和妻子安心过日子。

谁曾想到在学校遇到了李丹妮,和李丹妮在一起的日子太过甜蜜,两人心意相通,让他几乎快忘了自己是已婚人士的身份。

面对李丹妮清澈的眼神,他没办法告诉他如此残忍的真相。越是如此,他觉得越是煎熬。

坦白说,他对新婚妻子没什么感情,甚至都谈不上了解。两人认识不过短短一个月时间。但他们毕竟已经成婚,无论是于法律还是道德,她都是他的妻子。

一边是世俗,一边是爱情。

他不知如何对待妻子,也不知道该如何对待丹妮。和丹妮在一起的感情越深,袁迪宝越是自责。

良心的不安和心里感情的纠结让他寝室难安。可让他彻底断开与丹妮的来往,他做不到。

左右为难之下,他决定做一个懦弱的逃避者。先隐瞒这一切,珍惜能和丹妮在一起的时光。

2、无法对抗的世俗,被迫分开

在纠结和痛苦中,袁迪宝在大学里呆了两年。

一直到大三,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袁迪宝所在的公共医学系并入了四川医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

袁迪宝则要去四川成都完成剩下的学业。

在离别之前,袁迪宝终于打算敞开心扉,把埋藏在心里的秘密告诉了李丹妮。

“丹妮,有件事我必须要告诉你,我......我其实有妻子。对不起,瞒了你这么久。”

沉默,还是沉默。

丹妮面对心上人的坦白,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反应。

良久,丹妮才缓缓开了口:“你我不能太自私,不能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她的痛苦上,我们以后就把对方当作朋友知己吧 ,有空保持书信联系。”

随后李丹妮找来一把剪刀,剪下额头的一缕头发,取下手上戴了多年的戒指,那是母亲送给她的,她带了很多年。

丹妮将它们一起交到了袁迪宝手中,她不舍地看着袁迪宝,语气里满是无奈,“以后我们想念对方时,就看天空中的那颗金星。天快黑的时候,西南方就会最先出现这颗很亮的星。”

一个人真的很深爱一个人,那结果就一定是成全,而不是占有。

她爱他,他也爱她,可他们中间横隔着一条世俗道德的长河。

这条河又宽,波浪汹涌。

他们跨不过,只能在岸上两两相望。

这一分手,彼此心知肚明。从此两人天各一方,各走各的路。

只是,他们没想到,此番一别,竟是半个多世纪。

也没能想到,在若干年后,两人再相见时还能再续前缘。

3、把爱藏心底,再相见不知何时

1955年,袁迪宝从浙江医学院去了成都读书,第二年,心灰意冷的李丹妮也离开了中国,去了法国生活。

两人从来没有忘记过分别时的约定,他们还会时常保持书信联系。思念对方的时候,也会在深夜时抬头望天空,寻找那颗最亮的星星。

袁迪宝从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妻子黄秀雪的身边。1958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降生,袁迪宝给他起小名“尘生”,尘生就是李丹妮的中文名字,之后又生了老二,袁迪宝给老二取了个小名叫“金星”。

他将对丹妮的爱深藏在心底,却又让这份爱显得无处不在。

妻子黄秀雪是一个十分通情达理,又传统的女人。

她看过丈夫与李丹妮之间来往的书信,也从书信内容推测出他们之间的过去,脑补还原过他们在一起时候的点点滴滴。

她深知他们相互爱着对方,但她仍然为丈夫生儿育女,爱护着他们的孩子,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会一大早起床把袁迪宝要穿的衣服熨烫整齐,丈夫下班回到家,锅里永远是为他准备好的温热的饭菜。

几个孩子被她教导的温文尔雅,知书达理。

为人妻为人母无论是哪一点,袁迪宝几乎都从妻子身上挑不出一点毛病,

他对妻子心怀感恩,谈到妻子,他用了一个词“敬重”。

而李丹妮刚回到法国时,也过得并不如意,她从小在中国长大,法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都让她难以适应,工作中也处处遭到排挤。

感情上,她仍然保持单身,面对其他青年才俊的求爱,她都无一例外,无情拒绝。

母亲和身边的朋友都不理解,问她,“丹妮,你为何不试试接受他们呢?何况这些追求你的人都十分优秀。”

丹妮总会一遍遍解释,“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忘不了的人,就是忘不了,真的,没办法。”

生活的道理人人都懂一箩筐,然而懂得又能做得到的人,却实在少之又少。

在她心里,她仍然爱着袁迪宝。她始终放不下他们之间的过去。

可袁迪宝有他的家,她不想去破坏他的幸福。

在袁迪宝的生命中,她仍然扮演着一个合格的旁观者角色。得知袁迪宝生活困难,还会时不时地给他的几个孩子寄奶粉、生活用品。

有时候丹妮还会想,为什么那几个孩子,不是她和袁迪宝的孩子。

但转眼一想,现在的袁迪宝很幸福,能默默地守候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看着心爱的人开心快乐,于她而言就足够了。

她相信,未来他们会在天上见面。

4、这半个多世纪,我从未忘记你

1965年,国内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为了避免家人被卷入政治旋涡中,袁迪宝的姐姐烧毁了袁迪宝与丹妮之间所有的书信,也包括丹妮的那一缕头发和戒指。

这也因此让两人彻底断了联系。

1976年,漫长的文革终于结束了,李丹妮再次尝试着写信联系袁迪宝,可接连寄出去的多封信都宛如石沉大海。

整整十几年,中国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街道、房屋早已变了模样,地址自然也不是以前的那个地址。

这期间袁迪宝又何尝不是写了多封信,联系身在法国的李丹妮。可是信件无一例外,都被退了回来。

但他害怕这辈子再也联系不上丹妮,也害怕会弄丢丹妮的地址,就在收藏的《圣经》的扉页上,用英文反复写下了丹妮在法国的地址。

1994年,妻子黄秀雪因病去世,袁迪宝拒绝了儿孙的赡养,独自一个人生活。

一直到2010年,此时的袁迪宝已到了耄耋之年。儿子儿媳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就将他接到自己家里同住。袁迪宝的侄子,侄女一到假期会过来看望袁迪宝。

一次在大家聊天的时候,袁迪宝的侄子无意中说起,袁迪宝年轻的时候和他的老师有段感情。

儿媳欧阳鹭英得知了袁迪宝与丹妮之间的故事,深受感动,她鼓励袁迪宝给远在法国的丹妮写信。

欧阳鹭英跟袁迪宝说,“我以前看过一个报道,一位美国军人在法国认识了一位孤儿,很多年后再到法国,按照原来的地址依然找到了那位孤儿。法国人很少搬家。”

她害怕公公犹豫,又试图继续游说,“即使没有住在原来的住址了,也可以通过媒体,尝试找一下她。”

儿媳的话也让公公袁迪宝下定了决心联系丹妮,害怕信件送不到。袁迪宝一口气写了五封信件,他想着万一没有这个地址,邮递员哪怕是看到了,能帮帮忙也好。

信的内容也很简单,“亲爱的丹妮,愿上帝保佑你,健康长寿!”

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不清楚丹妮在哪里,也不清楚丹妮是否还活着。

2010年3月31日,从信寄出去后,每天清晨袁迪宝都会拄着拐杖在家门口眺望,等着邮递员的身影。

一直到4月17日,终于盼到了李丹妮的来信。

他颤抖着手拆开了那封信件,看着信件熟悉的字迹,他老泪纵横。

嘴里激动的念叨着,“感谢上帝,他还活着,他还活着.....”

重新通信之后,袁迪宝才知道这55年丹妮一直未嫁,在等着他。

为了能有朝一日回到中国,她选择做了中文教师,还考上了汉学博士,如今已是里昂第三大学的终身副教授。

她害怕有一天换了地址收不到袁迪宝给她寄的书信,所以这50多年,她从未搬过家。之所以信件被退回,也是因为国内文化运动方面的原因。

他们之间来往的书信,她都一直保留到今天。

一份情感,丹妮坚守了几十年,这让袁迪宝既心疼又愧疚。

他再也按捺不住了,立刻给丹妮写了回信,“亲爱的丹妮,如果你愿意,来厦门后我们可以到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我一定要给你个身份,现在我也是单身了,我们再结婚,已经不违背戒律,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5、跨越55年的爱恋,再次重逢

此时的丹妮已经84岁了,考虑到丹妮路途奔波劳累,袁迪宝的儿媳欧阳鹭英起身到了法国,准备亲自将丹妮接到厦门。

在回厦门前的那一个晚上,丹妮一直在为第二天的穿着打扮烦恼,衣柜里的衣服都被她试了个遍,一会儿又拿着一件衣服问欧阳鹭英:“我穿这件好看吗?还是这件。”

她的样子就像是即将去奔赴一场约会,马上就要见到心爱之人的妙龄女子。既紧张又激动。

而另外一边,袁迪宝提前就安排好儿子准备好55朵玫瑰,这55代表了他们分别的55年。

在2010年9月18日,袁迪宝一大早就在儿子的陪同下等在了厦门高崎机场。

在见面之前,彼此都准备了好多话要说,真正到了相聚的场面,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个紧紧的拥抱。

55年的等待与坚守,再次相见,终于圆了丹妮一生爱恋的梦。

9月21日,两位老人去了厦门民政局登记结婚,5天后,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他们举行了婚礼。

新郎袁迪宝身穿笔挺西装,牵着他心爱的姑娘,缓缓地将迟到了55年的戒指带到了新娘李丹妮的手上,李丹妮眼里的笑意依然如同少女般纯真,脸上也满是幸福。

婚后他们会和年轻的小情侣一样,牵手,亲吻,拥抱。用他们的方式表达对彼此的爱意。

丹妮眼睛看不清,袁迪宝就是她的眼睛;袁迪宝听不清,丹妮就是他的耳朵。

两人相濡以沫,相互守候陪伴了余生7年。

在这7年里,丹妮的小脑逐渐萎缩,慢慢的很多事情都已经记不清了。

但两位老人,无论在哪里,始终会紧握着对方的双手。所以丹妮一直都知道,陪伴在她身边的袁迪宝就是她最爱的人。

2017年10月,袁迪宝在摔了一跤之后,就一病不起,躺在床上只能吃一些流食,一直到10月19日上午,突然离世。

此时已经神志不清的丹妮却像是知道了什么,一个人坐在屋里默默的流泪。

2018年7月,失去爱人的李丹妮也在厦门家中去世。

家人按照老人生前的遗愿,将他们合葬在一起。

自此,两人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才落下帷幕,但他们这段感人至深的爱情佳话,却一直流传至今。

有人说爱情是美丽的传说,是桌子上吃剩的草莓,是天边的枕头,一吹就散。

很多人在爱情路上磕磕绊绊,走得坎坷艰辛。便不愿再相信爱情,爱得敷衍,爱得随意。

但他们用半个世纪的等待和坚守,让我们知道,所谓爱情,是可以跨越时间,跨越国界,跨越年龄,甚至经得起寂寞和等待。

因为爱,无论山高水远,无论岁月流转,无论青丝耄耋,都只愿和自己相爱的人,长相厮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