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轨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和智能处理是空间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空间信息网络环境下快速、准确、灵活的遥感信息智能服务目标的重要环节。

为向全国科研单位提供开放式在轨实验验证平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支持下,武汉大学联合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了一颗智能遥感科学实验卫星“双清一号”,又称“珞珈三号01星”。

2023年1月15日,“双清一号”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升空。

武汉大学教授王密介绍,“双清一号”是一颗集遥感与通信功能于一体的智能遥感实验卫星,具备“多模”“智能”“互联”“开放”四大特征,创新实现了亚米级多模式彩色成像、在轨智能处理、星地-星间实时传输和在轨应用程序上注更新,星下点空间分辨率达0.7米。

“双清一号”获得的西藏日喀则实景三维地图(科研团队供图)

?

“双清一号”卫星还具备开放式在轨处理软硬件平台,通过应用程序可实现动态部署开展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和智能处理的科学实验。用户可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对星上智能App算法进行灵活的上注、更新与卸载,实现面向移动终端用户多样化应用需求的遥感信息实时智能服务。

围绕该重大研究计划的科学目标,“双清一号”验证了多项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包括“星地协同的在轨高精度定位与智能处理技术”“稀疏表征与融合处理技术”等;开创了互联网智能遥感卫星面向地面移动终端的在轨处理与实时传输服务的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卫星遥感数据服务模式,缩短了卫星数据获取、处理、传输和分发的时间。

据了解,“双清一号”智能遥感科学实验卫星自入轨以来,已为土耳其、叙利亚地震灾区评估,内蒙古阿拉善煤矿坍塌灾情评估等提供了数据服务,为兰州、日喀则等多个地区生成了实景三维地图,实现了迪拜机场、昆明机场的静态、动态飞机数量监测及尼日利亚卡洛市的车流量监控服务。在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卫星数据获取、处理、传输和分发的时间从数小时级缩短到了10分钟以内。

科研团队期待,在“双清一号”助力下,相关科学研究能为遥感数据大众化移动终端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