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豆高产品种“齐黄34”的第一育成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徐冉几乎每天都在黄河三角洲的农田里搞研究。


【资料图】

对于徐冉和他的团队来说,“齐黄34”就像他们精心培养的孩子,经过干旱、洪涝、盐碱、病害等重重考验,在众多新品种中脱颖而出。

近日,记者走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探寻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型升级的齐鲁密码。

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展览馆大厅,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天花板上悬挂着的二十四节气盘十分显眼。展厅墙上记录着“齐黄”系列品种的培育历史:20世纪60年代,“齐黄1号”选育,成为我国重要的大豆核心亲本之一;70年代选育的“齐黄10号”,一度成为当时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

谈及“齐黄34”的优点,徐冉如数家珍:高产、稳产;蛋白质含量高,抗涝、抗棉铃虫效果突出;适合机械化生产……

“2020年创造我国夏大豆高产纪录,2021年创造盐碱地大豆高产纪录!”消息传来,徐冉心里乐开了花。

“齐黄34”火了——2022年,黄淮海、西北、西南区域开始大面积种植,徐冉和他的团队忙得不可开交。山西、甘肃、云南、四川等多个省份都在加紧推进“齐黄34”品种审定。同时,很多种粮大户找上门来,向徐冉学习请教。

“齐黄”系列,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推进种源自主可控的缩影。在展柜里,“济谷”“鲁豆”“济麦”“泰山”系列种子,在灯光照耀下,显得分外饱满。

“我们必须往前多走几步,扎根农业生产的主战场,不断攻克实践中的堵点难题,大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领导介绍,近年来,该院与涉农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协同创新,突破种源“卡脖子”难题;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共建75家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省市县农技推广中心,携手打造科研创新试验田、技术推广示范田、产业发展样板田……农业科技创新之路,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

如何帮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选派科研人员扎根一线,既为乡村送技术、找门路,也以知识产权、技术服务入股,成为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

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跟企业员工和农民一起搞科研,“沾着泥土、带着露珠”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在临沂市费县,忙碌了一天的农民们带着纸笔,参加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葡萄研究院的“葡萄专家”张庆田开办的乡村夜校。课堂上,台上专家娓娓道来,台下听众频频点头。

通过这种乡村人才培育模式,该院科研人员帮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在山东大大小小的乡村,乡村夜校、田间课堂遍地开花。260余场线下培训课堂,吸引了近3万名求知若渴的听众,参加线上培训的人数超8万人。

专家带教,硕果累累。村民曹广坤在专家指导下,获评新型职业农民高级职称,并牵头成立果树科技服务队,实现从卖水果向卖技术的转变。“跟着农科院,吃上科技饭”成为当地村民的口头禅。

在“齐黄34”大豆种植基地,一串串饱满的豆荚,在风中摇曳。“喜看稻菽千重浪”,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征程,写在谷物拔节生长的齐鲁大地,更写在伟大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毕笑天 刘小红 郭潇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