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改革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它反映着中国人民奋勇奋斗的理想信念与道德内涵,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与时代意义。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主阵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的要求,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坚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相关资料图)

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红色文化作为独特的精神文化,具有划时代的教育价值,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精神指引。高校思政理论课作为培养我国优秀人才、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其目的和作用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主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改造后形成的文化,在中国具体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被实践反复检验而形成的文化成果。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发展特征并不断丰富自身内涵的优秀文化。高校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思政课肩负的任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鉴于此,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化精神来引领,红色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历史底蕴和爱国情怀更能深入人心,使高校明确培养学生的发展方向。综上所述,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内容的有机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有助于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契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红色文化与其他文化不同,具有强大的精神内核,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有助于优化大学生人格培养模式,对当代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红色文化体现了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各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内涵,其凝聚力贯穿于不同历史阶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旗帜。蕴含在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的历史实践中,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熔铸了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建设者,其综合素质对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复兴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改进与完善当下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信息化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能够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有害信息。然而大学生身心正处于形成“三观”的重要阶段,网络的消极影响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不良的冲击。鉴于此,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这体现了教育的基本性质和根本价值,是教育方针最基础的要素,直接决定着“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奠定文化自信坚实基础。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孕育于中国革命历史和伟大实践中,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弘扬红色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内在要求。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现如今,在多元文化复杂交织的背景下,外来文化、网络文化以及本土文化不断争夺着人们的精神阵地,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均难以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新时代,我们需要充分认识红色文化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大推进红色文化学习力度以及红色文化的社会化传播,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品格,坚定文化自信。红色文化孕育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当代仍然充满着鲜活的生机活力,这也正是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的、对人民有益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信仰力量与精神内核的丰富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文化自信,学习和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生命力,能够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水平。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

创新融入方式。一方面,注重内容体系融合衔接。高校思政课堂在融入红色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会在既定的课程内容上,根据设定的教学计划,将红色文化内容插入讲授。在讲述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的连贯性与案例信息的配适性,要注意把控红色文化内容与课本既定教学内容间的有效融合,充分把控教学进程,合理联系书本既定内容,把握红色文化概念特点。因此,教师应创新融入的方式方法,多采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行历史回溯,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小视频等形式,达到视听双重冲击的教学效果,让他们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的强大精神内涵。红色文化分为红色非物质文化与红色物质文化,因此,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可以根据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以不同载体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辅助了解红色文化。在红色非物质文化的讲述中,教师可以广泛采用红色书籍、红色音乐等文化载体分享给学生,帮助学生最优化、最有效地感知红色文化的精髓。在红色物质文化的讲述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红色遗址视频、遗迹照片的形式,帮助同学们辅助了解,使其深刻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创新多元化融合方式。当前,一些高校依旧采用传统课堂讲授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单纯的讲授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群体对红色文化的理解。面临时代的新变化,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快创新融入教学方式,努力构建多元化融合体系迫在眉睫。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功能与育人功能,仅依靠教师在思政课堂上的单纯讲述,并不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红色文化的精髓。鉴于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教学形式的多元化,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举办红色文化作品演出、开展红色文化知识讲座以及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鼓励同学们积极广泛地参与,实现教学融入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们在具体活动实践中,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深化融入程度。一方面,强化红色资源整合程度。为了实现高校思政课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可以编写专门的红色文化教材,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介绍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传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同时,可以在思政教材中增加红色文化相关的内容和案例,深入挖掘课本中所蕴含的红色基因,理解精神核心。加大红色资源的整合度,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独特优势。同时,强调授课内容完整性,对于具体红色文化内容要完整讲述,实现从历史背景、事件发展到精神内核的全方位讲解,做好时间把控,尽可能在一堂课中,选择好与课堂内容相联系的具体内容,以完整详述的方式充分讲述,容易使学生群体产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感,更能有效地提升其对于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度。另一方面,构建交互式学习体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应努力寻找其学习的兴趣点,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鉴于此,需构建交互式学习体系,通过身份互换的形式,增加双方的沟通频率。教师在讲述红色文化的教学内容之前,可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收集整理自己感兴趣的红色文化内容,采取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分享讲解内容,体现其育人功能,学生群体的学习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并产生深入研究的想法。鼓励学生们积极分享相关的红色文化内容,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共同学习的目标。这样更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并通过优化教学方式,达到二者间的平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现实联动力。一方面,打通时空阻隔界限。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是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从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传承好红色基因。红色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并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在学习红色文化内容时,需实现时代背景因素的跨越,真正领悟其蕴含的红色精神。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想要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就必须跨越历史现实,打通时空阻隔界线,通过全方位的实地体验来深化学生的理解程度。高校可以积极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通过全身心的体验与感悟,引发学生群体深层次的思考,深入体会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参观革命旧址、红色遗迹等。这种全面的实地学习经验更有助于加深学生群体对红色文化的印象,产生深度记忆。另一方面,采用多媒体辅助联动。今时今日,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也逐渐取代了传统沟通方式,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而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最前端的群体,对于互联网信息的接受能力要更强。面临发展的新变化,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开创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定期发布相关的红色文化内容,推送给大学生群体;也可以在班级群聊中转发与红色精神相关的新闻,引发大学生深度思考;构建课上课下联动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多维度融合,增强其红色文化记忆,提升学生群体的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加强红色文化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助力红色基因与学生群体血脉相融。

总而言之,加快实现高校思政课与红色文化的高度融合,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当前,如何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仍然是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与特征,创新融入方式,着力将红色文化根植于大学生的血脉之中,助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者:张蕾,陕西延安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学研究)

来源:光明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