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见习记者 曹博宇 济南报道

随着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文化之与社会发展的作用正日益凸显。“两创”方针作为在新的历史时期负担起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民族文化复兴的正确选择,“两创”方针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济南市长清区积极行动,通过创新推进传统文化“融入式”传承,让传统文化融入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焕发新时代新活力,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搭建文化旅游平台,促进文创产业创新性发展

在4月、5月和6月份,长清区相继举办了麦田音乐节、迷笛音乐节、说唱音乐节和新青年音乐节。这几场音乐节吸引了10万余名乐迷前来参与。

4月30日至5月2日,在春意盎然的四月末,济南迷笛音乐节在长清区园博园这个音乐的天堂盛大开场。济南,这座历史底蕴丰厚的古城,在这个假期里华丽变身,成为全国瞩目的音乐焦点。

迷笛音乐节总导演、迷笛演出公司CEO单蔚表示,迷笛作为国内音乐节的首创者,对于其他音乐节、艺术赛事品牌有强烈的带动作用,从以往经验来看,迷笛的落户往往会吸引其他品牌入驻。“我们也真诚希望迷笛能为济南带来更多艺术元素,为文化济南的打造贡献一份力量。”单蔚说。

从2023年春节期间的“红火过大年”年俗文化系列活动开始,长清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灵岩祈福会、张夏第二十届杏花节、双泉第十一届油菜花旅游文化节、马山镇第二十六届传统文化山会、五峰山樱桃采摘节……长清区在今年上半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吸引了大量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往长清游玩打卡,为长清区打造了一块响亮的文旅招牌。

近年来,长清区采用多种传播途径,推广本地旅游产品和资源,电视、新媒体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参加山东乡村广播电台的《美丽乡村游走进长清》栏目,通过各路媒体向广大听众介绍长清旅游新业态及当前热门旅游产品。同时,参加黄河流域文旅合作发展大会,现场推介长清文旅资源和特色旅游产品,扩大了长清的知名度。

此外,今年上半年,长清区还组织开展了“非遗月”主题系列活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与保护,营造了浓厚的非遗传承氛围。同时在各大景区内,设置了丰富的非遗展板、缤纷多样的非遗产品展示、销售专区,使非遗项目展示、技艺体验、产品销售的场景化、一体化,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在非遗传承方面,长清区推荐了多个传统工艺振兴工程,如等,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了非遗项目。“马蹄烧饼”制作技艺、木鱼石雕刻制作技艺、长清剪纸……这些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手工技艺,都是长清非遗文化的瑰宝。

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促进文化传承创造性转化

最近,济南市长清区当地人的微信群和朋友圈被《八周岁,祝她生日快乐!》一文刷屏,大家掀起了一股点赞和转发的热潮,祝福“她”八周岁生日快乐!“她”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有工人、农民、教师……这群人因孝结缘,为了弘扬和传承孝文化这个初心凝聚到一起。“她”就是孝里街道孝文化艺术团。

在长清,不仅有孝里街道孝文化艺术团这样怀着“一腔热情”传播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团体。长清区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也在半年内开展送演出、送展览等志愿服务关爱行动25场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向社会展现了长清区文化服务的活力和影响力。

在文艺创作方面,长清区一直支持文艺精品的创作。通过创作小品、音乐节、戏曲演出等多种形式,长清区的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尤其是山东梆子《仇亲·改判》入选中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第二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这也为山东梆子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长清区的文化创作,不仅在本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一定的关注。

长清区坚信文化兴区,文化强区。在这一过程中,成立了工作专班,积极开展文化创新活动。工作专班在历史文化挖掘、文艺精品创作、文化论坛传播等方面展开了十项文化创新活动,并梳理推进25个文化创新项目。通过这样的方式,长清区打造了“孝治理”品牌,充分发挥了孝堂山汉石祠文物资源的价值,建设了孝文化广场,引导民间孝文化艺术团发展,将底蕴深厚的孝文化融入基层治理,为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的理念。

同时,长清区还重视非遗文化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与中医药产业结合,将扁鹊文化融入中医药产业发展,打造“扁鹊故里,养生三宝”特色农文旅产业品牌。

“两创”促进新时代传统文化“融入式”发展

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打造特色文化街区,是长清区保护历史文化,以“两创”促进新时代传统文化“融入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近些年,长清区设计建设印象长清、清河坊商业街、黄河文化广场等文化项目,为城区增添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长清区还聚焦传承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建设红色村史馆、民俗馆,引导群众感受峥嵘岁月,尽享民俗风情,为城乡振兴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挖掘农耕文化,建成十八里谷道文化中心,打造农耕文化一条街等极具本土特色的历史人文景点,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整合齐长城、孝堂山等人文资源,重点打造黄河风貌带,建成岳渎公园,构建揽山入怀、纳河入城的独特人文景观,推动城市发展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为城乡品质的提升贡献了文化力量。

通过长清区的努力,不仅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还激发了文创产业的活力,为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清区将继续深入实施“两创”平台战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更多的文化品牌,为长清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增添新的活力。

传统文化的“融入式”发展,以文化传承和发展为纽带,紧密联系着社会治理、产业转化和城乡发展水平的提升。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念,结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将其创新性发展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长清区在文化创新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