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上海电视节上,《县委大院》一连获得“最佳电视剧”“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原创)”“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6项提名,编剧王小枪不回避当初创作的艰辛,“《县委大院》是我从业十几年来,写过压力最大、难度最高的一个剧本。最初脑子完全一片空白,整个故事是一张白纸,第一个字始终难以落笔,怎么写,写多长,什么都不知道。”

6月22日,“白玉兰对话”电视论坛暨中国电视剧发展论坛聚焦“新时代国剧精品化与多样化”。《县委大院》编剧王小枪,《天下长河》总导演、编剧张挺各自分享两部入围作品的创作经历。这两部国产剧,一部写今天的基层干部,一部描摹历史上的“水利干部”,题材不同,风格各异,但对创作者而言,总能在脚踏实地的创作过程中,找到抵达故事终点的共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用“走路”的方法去写剧本

《县委大院》顾名思义,讲述的是发生在县委大院里的故事,演员胡歌在剧中饰演基层干部梅晓歌。怎么讲述新时代的基层故事?尽管在创作初期,王小枪做了很多工作笔记,也写了从业以来数量最多的人物小传,但他依旧心里没底、极其焦虑,每天都有“这件事情很可能会干砸了”的惶恐。

“只能用笨办法,很多作家用走路的方法去写小说,编剧同样可以用走路的办法去写剧本。”王小枪说,“哪些地是泥泞的,哪些是坚硬的,哪些要攀登,哪些要跨越,得走一遍才知道路的方向在哪里。走路的过程,收集素材的过程,积攒细节的过程,塑造人物的过程,就是抵达创作终点的过程。”

2021年5月15日,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他从北京抵达江西省大余县,与基层干部同吃同住、体验生活,感受基层干部的喜怒哀乐。刚开始,融入集体的过程是困难的。“尤其是最初半个月,终日不见阳光的连绵雨季,无从下手的工作,推不开的窗户,打不开的门,与人、与事熟悉起来异常缓慢,题材的陌生,灵感的匮乏,自我心态上的打击接二连三。”

突然有一天,灵光乍现。“如果我是梅晓歌呢?他从一个轻车熟路、有着安全感和舒适区的县城,调到了困难重重的光明县。从市里来的第一天夜里,他躺在床上,夜不能寐的时候,他在想些什么?不熟悉的人、工作、环境,不确切的未来。”王小枪说。第二天早上,他穿起白衬衫,站到大余县的县委大院门口,体验着剧中人的心境与心态,至此落笔成文。

在王小枪看来,真情实感是最宝贵的。他跳进跳出,体验剧中所有人的心境,书记、县长、副书记、副县长、乡镇长、村主任,也包括各类群众,上访的、搬迁的和待就业的。“无数鲜活的故事素材都藏在生活的缝隙里,藏在泥土之间,藏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气里。剧作家自己首先应该做一把铁锹,把这些人物和素材挖掘出来。”

《天下长河》是怎么诞生的?

大型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的创作背后,同样是一个呕心沥血的故事。

这部基于历史史实改编的古装剧讲述的故事足够“冷门”;水利史上的靳辅、陈潢之名,对很多人来说足够陌生。“剧本前前后后改了6稿,找了9个专家,包括水利专家、历史专家、人文史专家。”提名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电视剧”“最佳编剧(原创)”,但站在台上的张挺似乎对当时的改稿还心有余悸,他开了个玩笑,“作为编剧,不能违心地说改剧本很开心,不过确实调整后在当时的水利细节上更扎实。专家里有一位老师,博士专业论文就是靳辅、陈潢,所以从头到尾把剧本批了一遍,哪个地方有问题,哪个地方有错漏,目的都是为了接近当时的真相。”

《天下长河》用近乎纪实的视听语言,呈现出震撼人心的治河场景。俗语有言,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足以说明历史上黄河水患之严峻。张挺用“他们的名字写在大河上”这个标题,总结他对历史上河臣的尊敬,“从大禹治水到今天,坚持在黄河治理第一线上的人,他们不是声名显赫的权威,是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付出者,我愿意称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守护神。”他说,历史应该牢牢记住他们,而《天下长河》就是在这种冲动下创作出来的。

“演员也好,其他人也罢,其实都是受到靳辅、陈潢精神的感召而来的,不然他们完全可以选择更轻松的戏。”《天下长河》拍得并不容易。张挺记得,有一场展示人与洪水搏斗的水戏,完全纯实景拍摄,因为水和人的交融做不了特效。“我们大概一天6吨水,这场戏拍了5天,没有经验,完全依靠大家的聪明才智来拍。”他说,剧组想了一个办法,做了一个2.5米高的大滑梯,钩机一翻,水直接打到人的身上。然后这2吨水,一下子从空中飞出来那一刻,非常像黄河发大水时候拍岸的场面。我们反复做了几次实验,结果挺好。”

这一场戏也把张挺“吓得够呛”。“师兄黄志忠(饰演靳辅)上去的时候,我还没琢磨明白,1、2、3,他就在空中飞了,那一下真把我吓坏了。我赶紧冲过去,冲到一半,他们说导演没说停,还是继续在演。”后来,黄志忠告诉他,自己也是被靳辅的精神所打动,才接下这个角色。

“再后来,我们去青海拍黄河源头。最有趣的是,最后一天拍完,发现旁边就是一座河伯庙,这也是冥冥之中的预示。”在张挺看来,《天下长河》能受到年轻观众的喜欢,自己特别欣慰,“其实我觉得真正背后的力量来自中国古代文人、中国古代官员他们的精神。”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