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我觉得现在懂行、内行的读者非常多,但翻译的文学性,有时候反倒有点下降。翻译从‘神圣的事业’变成了谁想做都能做的事情。”第二届“译文双年选”颁奖典礼暨主题沙龙17日在上海世纪出版园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文飞提出。

“不但翻译的门槛变低了,在创作变得越来越多元的当下,创作的门槛也在降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法语系教授、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袁筱一认为,文学翻译也是一种经典化的运动,“哪怕这个时代的前行速度再快,我们还是需要一点时间判断。包括‘译文双年选’这样的活动和我们做当代作品的翻译,可能都是一种经典化的手势,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影响其经典化的命运。”

“在我看来,一部小说起码要看两个译本。译文与译文之间的区别,构成了文学阅读中的审美点。”作家毕飞宇说。

优秀译作的诞生,离不开译者的付出,也离不开译者与编辑、出版社的合作。202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设立“译文年选”奖项,复盘近年来由该社出版的外国文学译作,遴选出在社会影响、学术含量、文学价值与翻译质量上均卓有成就的翻译作品。第一届“译文年选”将奖项授予翻译家杨自伍翻译的《近代文学批评史》(修订本),这部皇皇巨著的翻译与修订历时数十年。这一奖项的颁发,力求重申翻译的伦理,探索和确立翻译的更高标准,希望通过年复一年、届复一届的严谨评选,使得翻译的精神熠熠生辉,翻译的标准愈加明确。今年起,“译文年选”更名为“译文双年选”,进一步扩大作品遴选范围。“好的翻译首先是好的汉语作品,翻译自现代以来就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其作用从来都不是‘仅供参考’,而是直接地参与了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建构过程。”连续担任评审团主席的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如此看待翻译文学的价值。

本届“译文双年选”今年4月启动,初选入围作品有17部,语种包括英、法、日、俄、德、意等六种语言,多出自文学巨匠、经典作家之笔,体裁涉及长篇小说、诗歌、书信、文学评论与非虚构文学。为最大程度上保证评选的专业性、权威性与高标准,译文社组建了一流阵容的专家评审团,汇集国内文学界、翻译界与评论界等领域的权威代表,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领衔担任评审团主席。经过评审团的严谨审读,结合网络票选结果,从17部作品中选出八部进入决选,包括长篇小说《海边》《尤利西斯》《血清素》《如何带着三文鱼旅行》,诗集《我独自一人面对严寒——曼德尔施塔姆诗歌全集》,书信集《赫尔曼·黑塞与托马斯·曼书信集》《亲爱的邦尼,亲爱的沃洛佳:纳博科夫—威尔逊通信集,1940—1971》及非虚构作品《寻味东西:扶霞美食随笔集》。郑体武翻译的《我独自一人面对严寒——曼德尔施塔姆诗歌全集》和刘象愚翻译的《尤利西斯》最终获奖。李敬泽、刘文飞、毕飞宇和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魏育青共同揭晓了奖项及颁奖词。

授予《我独自一人面对严寒——曼德尔施塔姆诗歌全集》的颁奖词是:“曼德尔施塔姆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是战争期间人类悲惨命运的沉淀。郑体武先生的译笔充满激情,体现了译者掌控汉俄两种语言的高超技艺以及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翻译态度,传达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艺术魅力,让今天的读者得以与那个沉痛的灵魂展开对话。这套诗集的出版无论对诗歌翻译还是诗歌写作,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授予《尤利西斯》的颁奖词是:“《尤利西斯》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巅峰,一部‘不可译’的放肆的语言创新之作,通过大量具有先锋色彩的语言实验和细节描写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对译者的翻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刘象愚先生像乔伊斯一样,敢于‘向极峰探险’,耗时二十余年,苦心孤诣,反复推敲,极尽现有汉语之能,尽力将原著的风格传神译出,并辅以详尽的注解,在学术性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为经典名著的翻译树立了典范。”

“译者对图书的生命周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译者能忠实传达原作魅力,他们的‘再创造’甚至能赋予原作更鲜活的能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黄强表示,希望“译文双年选”活动为译者发声,挖掘潜力新人,让出色译者聚集于此,从而打造更多高品质图书,让译者从文字背后走到前方,让他们的辛劳与热爱为社会所看到。

本文作者:施晨露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