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黄齐超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就反诈主题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738份。调查结果显示:97.78%受访大学生认可反诈教育的必要性,91.95%受访者期待反诈教育进校园。在受访者所在的高校中,61.77%会组织反诈讲座等相关活动;61.02%校园媒体平台会传播反诈知识;52.43%会开设反诈相关课程;38.34%会举办反诈知识竞赛或文艺演出等活动;28.04%会制作学校周边进行反诈宣传,没有听说过学校有相关宣传的,占了9.12%。(8月29日《中国青年报》)
众所周知,大学生有多元化的渠道获取防诈知识,培养反诈能力:比如,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比如,报刊书籍、影视作品;比如,职能部门组织的反诈宣传,等等。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大学生遭遇诈骗。甚至,大学生和老年人一样,被诈骗分子划归到“易诈群体”。由此可见,反诈教育不能成为高校的短板。
让人欣慰的是,超九成高校都比较重视对学生的反诈宣传、教育。他们或者开设反诈课程,或者组织反诈知识竞赛,或者召开反诈知识讲座;或者邀请金融、公安部门现身说法;或者利用校媒进行反诈宣传……总之,绝大多数的高校,都能提供丰富多彩的反诈教育,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并锻造反诈“金身”。
很显然,反诈远不是下载反诈APP那样简单。即便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也需要学校提供源源不断的反诈“活水”,进而从中接受反诈教育与熏陶。但是,根据中青校媒的这份调查报告显示,竟然还有近10%的高校,从没有过任何形式的反诈宣传或教育,这岂不是要让学生“裸对”五花八门的社会骗局?或许,他们正是以“大学生已成年”为借口吧。
刷单诈骗,“两卡犯罪”,投资理财诈骗,婚恋交友诈骗,冒充客服诈骗,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这些基本上都是针对大学生的诈骗类型。不可否认,大学生反诈是系统工程,不能单单让某个人、某个部门孤军作战,需多方合力,筑牢“反诈堡垒”。而无论如何,高校都应成为反诈的主阵地,反诈教育都应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毕竟,反诈教育也是对学生的一份关爱。
97.78%受访大学生认可反诈教育的必要性,91.95%受访者期待反诈教育进校园——这两个数字,恰恰说明了高校反诈教育的重要,以及大学生对反诈教育的期盼。所以,我们希望那些缺乏反诈教育的高校,及时补上反诈教育的短板;而已经有反诈教育的高校,也可以从有到“优”。总之,高校应履行好反诈教育的责任,唤醒学生的反诈意识,培养学生的反诈能力,尽可能地让骗局远离大学生。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