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

近日,据央行公示信息,央行同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29.30亿元变更为人民币99.63亿元,增资幅度达70.33亿元,是银行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增资,也是幅度最大一次。

中国银联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进行了两轮增资扩股,但这两轮时间间隔很近的增资其实是首轮增资被迫拆分为两次。


【资料图】

央行于2007年3月22日签发的银办函(2007)144号显示,央行同意了银联的首轮增资扩股方案。具体为:银联向已经提交了认购意向的35家原发起股东和47家新成员机构发行共计7.71亿股,发行价格为2.5元/股。

但有3家原发起股东和1家新成员机构由于未能及时获得银监会批复,所以第一阶段实际实施增资行为的只有32家原发起股东和46家新成员机构。

在2009年,上述4家机构终于获得银监复(2009)184号批复,认购了新增注册资本0.435亿元,至此,银联的注册资本增加至29.3亿元,并且一直维持至此次变动之前。

上述两次增资主要是由于业绩快速增长导致资本的约束越发明显。2002年,为建立和运营全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85家机构共同出资成立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到2006年,银联标准卡境内新增1.44亿张,其中信用卡313万张,比2005年翻了六番;借记卡1.41亿张。新增的银联标准卡就已占到了全部增量的68%。

而目前,银联仍旧是支付行业的龙头之一,根据中国银行近期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2年,银联线下受理网络已覆盖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商户数达3800万家;线上支付服务拓展至境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万线上商户。银联依托云闪付APP,全年为285个省、市、区县市发放政府消费券,带动交易规模近500亿元。

银联尤其是在非银收单机构的市占率稳居第一。平安证券研究报告显示,从交易流水来看竞争格局,依托在线下收单的绝对优势,银联商务稳居第一。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统计的非银机构线上下银行卡收单业务量测算其 2022 年市占率约 45%,第二梯队包括拉卡拉(10.9%)、新国都(6.2%)、新大陆(5.8%)、移卡(5.4%)等公司,其余机构分割近 30%的市场,竞争较账户侧更为激烈。

收单业务本身门槛并不高,长期以来收单机构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因此过去两年行业监管持续趋严。以上市收单机构为例,2022 年收单综合费率水平仅在 0.1%左右且整体呈下滑趋势,考虑其中较大部分还要与外包机构间进行分润,因此实际毛利空间十分有限。与此同时,监管趋严使得收单机构合规成本进一步抬升,加大了行业盈利压力。在监管趋严和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难以生存的中小机构面临清退,经统计 2015 年至今累计有 83 家支付机构退出市场。

在此背景下,行业集中化趋势明显,头部机构的市占率有望提升。银联的此次增资有助于增强资本实力,或为未来进一步拓展业务,创新发展,提升管理水平做好铺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