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过后

气温逐渐转凉

但是我们与蚊子的战斗


(相关资料图)

远未结束

防蚊“大作战”不能掉以轻心

……

为何秋天蚊子“猛如虎”

很多人认为,蚊子在夏天最活跃,其实不然,蚊子更喜欢秋天!秋天的蚊子吸血可能更猛,主要和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1.温度更适宜

蚊子是冷血动物,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所以蚊子也很怕热,这也是在炎热的酷暑蚊子喜欢早晚出没的原因。

2.为过冬储能

立秋后,蚊子便开始为越冬储备能量。只有身体强壮、吸血量多的蚊子,才能挨过冬季,所以秋季的蚊子会有更强的生存欲望,吸血会更多。

3.繁殖后代需要

在秋季长为成虫的雌蚊,为了完成繁殖任务,需要通过冬眠度过冬天,冬眠的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两种形式都需要吸取人血积攒能量。一是以卵的形式过冬,比如伊蚊,雌蚊会在秋天吸取人血,然后产卵,完成“使命”后死去。另一种是以成虫的形式冬眠,比如按蚊、库蚊,雌蚊会在秋季甚至初冬天气变冷之前吸取人血,积攒能量和营养,躲起来冬眠,第二年春天再苏醒产卵。

常见蚊媒传染病

蚊虫叮咬吸血,不仅引起瘙痒,干扰睡眠,更重要的是它携带病毒,传播疾病危害健康。目前,常见的蚊媒传染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疟疾

一种由疟原虫诱发的疾病,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而传播。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还伴有呕吐、腹泻和咳嗽。重症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流行性乙型脑炎

俗称大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所致、人畜可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为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与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集中发生在7月至9月。发病人群主要为10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2~6岁的儿童较容易感染此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症状为高热伴有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嗜睡等,重症者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因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登革热

该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作为危害较大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在我国也被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范畴。该病的发病特点是起病急、发热伴畏寒,患者体温可在24小时内达到39℃~40℃,并出现“三红征”,即面、颈、胸部出现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此外,全身疲乏、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等也是感染登革热的典型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者会诱发严重出血、休克,乃至严重的器官损害,病情一旦恶化往往会危及生命。伴有基础疾病者、二次感染患者以及孕妇、婴幼儿或老年人在感染登革热后较易发展为重症。

黄热病

该病是由蚊媒传播黄热病毒而致的热带急性传染病,已纳入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该病常见于非洲地区,在我国近年来也开始出现输入性病例。黄热病的潜伏期一般是3-6天,发病后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肝脏损害、黄疸、蛋白尿、出血等,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其典型的临床过程可分为感染期、缓解期、肝肾损伤期和恢复期4个阶段。

秋季防蚊该怎么做

白天是“危险时段”

由于温度影响,秋天的蚊子在白天活跃,平时注意关好门窗、纱窗,在室外活动时要尤其注意,可以喷驱蚊花露水,含驱蚊酯的花露水毒性更低、刺激性更小、驱蚊时间更长。

穿浅色长袖长裤

尽量穿浅色衣物,现在早、晚温度凉爽,可以选择穿长袖和长裤,既可以防蚊虫叮咬还能避免着凉。

远离蚊子藏生处

秋天花草枯萎,树木凋零,没有了草丛树冠等藏身之处,蚊子只能躲在阴凉潮湿的地方,比如野外的树洞地洞、下水道边上、下雨天的阴沟、水泥缝隙、家中衣柜背后角落、盆栽下的水槽等。尽量不要在这些地方或附近长时间停留。

及时清理积水

水是蚊子的孳生地,要将家中盆盆罐罐里的积水及时清理掉,洗完澡后立即清理地面,种养花草的容器也要时常清理。换季扫除时,别忘了检查、清理背后角落及暖气缝。

原标题:《创卫进行时丨秋蚊猛如虎 防范蚊媒传染病莫大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