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灵主体之塑造


(相关资料图)

西方哲学来说,人类心智(human mind)最高的能力是理性(reason),从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而中国思想认为人类比理性更高的是 性灵,英文中没有合适的词来翻译,可以理解为想象、直觉、感悟,情感和直觉能翻译,感悟就无法翻译了,在“感悟”这个词里,既包含领悟到普遍的东西,还包含着情感,感动的感,感悟。

王阳明讲的良知是什么?不是先天的理性认识,良知当然是指“不学而能,不虑而至”,人人都具备。不是后天获得。但这个良知并不是理性认识,而是生命情感的本真,这种本真的生命情感,想象、直觉、感悟都在其中。所以我就用了“性灵”二字来说中国近代精神的运动如何塑造我们的主体存在,是“性灵”主体的塑造,不是理性主体的塑造。

孔子在《论语》当中说过这样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前面一句“己所不欲”就是良知;后面一句“勿施于人”,就是“致良知”——何其简易。

“良知”在哪里?它活活泼泼,随感随应。它没有具体的内容,固定地加以描述,它本在你心里。

就像一个盗贼被王阳明底下的人抓住了,那么这个人做过许多伤天害理的事了,王阳明就跟他讲,“你做如此这般伤天害理的事,请问你良知何在?”

王阳明说:“好,我现在就拿出来给你看。我现在决定把你放了,但你走之前有一个条件,把你身上所有的东西给我留下。”这时候的盗贼身上还有什么东西呢?无非是穿的衣服了。

这个盗贼听说能放,他当然很高兴。王阳明底下的人就开始剥衣服,到最后只剩下一个裤衩的时候,这个盗贼就呼唤起来了,“王先生求求你,裤衩就给我留着”。王阳明当起大喝一声,良知当下呈现了,你不是说要我把良知给你看看吗?就在你身上,就在你心里,那叫“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这是阳明心学的精神:考试落第了,许多人都瞧不起你,你自己没难过,这不是耻辱,你自己因落第而难过了,这才是真正的耻辱;道德主体的塑造并不来自于道德规则的颁布、学习。而在于“致良知”的实践。这叫“荣耻出于良知”,而不是那些德目。

王阳明晚年特别强调实践的功夫,他提出一句话叫“于事上磨练”,在做事情中磨练,“于事上磨练”并不是磨练我们的头脑和办事情的能力,磨练的是我们的心——那份生命情感。

“事情来了”:事情来了,就是我们的生命情感起了变化,被这件事情影响了,或喜、或怒、或忧、或惧。如果一件事情并不引起你的生命情感的变化,它不叫事,一切事情都是心事。

所以遇到事情,你的生命情感发生变化了,就考验你的心的时候真来了。假——你马上要停下来想一想,我“因何而喜”、“因何而怒”?这是功夫,叫“诚意”的功夫。?

我们这时候应该想一想,我这份生命情感的变化的根源在哪里?你一想到这一层,你就会发现,这件事情如果喜悦识出自于我这个小我,某种期待突然就实现了,庆幸了,一定有问题。因为这件事情的本来意义你还没发现,如何它的本来意义你没发现,你去做这件事情,后面就会做出严重的问题了。

王阳明后来是这么解释“格物致知”的:“格物”并不是外物、外部事物,我们对它进行长久的观察,终于从个别达到一般,从中发现天理,而是“格”就是正,“物”就是事。“格物”就是正事

怎么叫事情作对了,并不是在于毁、誉、得、丧,不在于他人的赞誉或诋毁,或者自己的得失;要你良知起来,你就知道我做这件事,哪怕众人都反对,都批评都诋毁,我仍然知道这件事是对的。人要有这点精神。

倘若你做事的意“诚”了,你这件事情做完一定是正事,所以做事情就是磨练,磨练我们的心,不是锻炼我们的头脑。我们永远经验不够丰富,知识不完备,没关系,事情照样能做,只要这件事情以诚意待之,你就坚决做。

我们活着是遇到多少种事情,千事万事只是一件事,就是锻炼自己的心——致良知。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到处都可以“致良知”。“致良知”就是去发现你生命情感的本真,这就是养心的功夫

王阳明一生只有一个根本目标:“止于至善”——《大学》三纲领第三条。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从本真的生命情感出发来看待这事,该做的一定要做,这叫“止于至善”,也就是孟子讲的“必有事焉”,只有一件事,“吾养吾浩然之气”。

这就是阳明心学与中国近代精神的关系,中国近代精神也是要树立独立的人格,道德自觉的主体。树立道德主体的道路是什么?是一条生命情感的路。道德主体的塑造成功也就是性灵主体的成立,概括为三个字:致良知。

该笔记已整合入个人知识体系,详见[6  宋明新儒学2](/cbrain/share?nodeid=9d3539a952c01d1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