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7月31日,是第16个“世界巡护员日”。当天,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等单位指导下,在四川宜宾举行了2022年度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优秀队伍和优秀队员表扬活动,36支巡护队伍和100名巡护队员获得表扬。其中,武汉首支长江协助巡护队——江夏区长江渔政协助巡护队,是获得表彰的36支队伍之一。


(相关资料图)

江夏区长江渔政协助巡护队在江边巡护。

“我们亲眼见证江豚在长江金口附近觅食、嬉戏,见证江豚回归江城!”当天,正在宜宾参与活动的队长王明武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因为水位下降的原因,最近一段时间不太容易看到江豚,但我们能感受到它们就在江里,能吃的鱼更多了。”

王明武今年61岁,做了40多年的渔民。随着长江实施全流域禁捕,他和伙伴们“拖船上岸”。2020年8月,王明武和5名同乡参加湖北省首届禁捕退捕护渔员培训班,成为湖北省首批护渔员。

过去打鱼是为了“小家”,现在护鱼则是为了“大家”,这份新职业让这些昔日渔民更有成就感。目前,江夏区长江渔政协助巡护队扩大至10人。

长江江豚被称为“微笑天使”,是反映长江生态的“旗舰物种”。江中锚鱼,很容易对江豚造成意外伤害,一直是巡护队员关注的重点。“经过2年多的巡护,我们凭着人熟地熟,特别是水情熟,通过宣传、劝阻和制止,江边的违法垂钓行为尤其是锚鱼行为,现在几乎绝迹了。”

江夏区长江渔政协助巡护队在江边巡护。

王明武说,我们在巡护长江金口水域时多次看到江豚,江中的鱼群也在增多,经常一片片冒头,这也说明长江的生态环境有了提升,感觉自己和队友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心里充满欢喜。

历经3年守护,人们蓦然发现,“江豚逐浪”的生动景象频频出现,曾经消失多年刀鲚、鳤鱼等其他鱼类资源也在回归。江豚逐浪、鱼翔浅底,正在成为长江“新常态”,长江大保护的作用正在凸显。

渔政协助巡护制度始于2017年6月,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指导下,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阿拉善SEE公益机构等环保社会组织,在相关科研单位技术指导及沿江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支持下,在长江沿线进行“捕鱼人”转型为“护鱼人”的试点示范,由此被多个国家部委提升为政府行动,开创性地打造了“渔政协助巡护制度”。

经过6年多的发展,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初的11个示范点、108名协助巡护员,现已发展到846支协助巡护队、2.5万余名队员;其间,协助巡护范围不断扩大,已基本覆盖长江流域干流、重要湖泊、支流等所有水域,基本构建起了新时期专管与群管结合的执法监管体系,成了长江流域渔政执法的重要补充力量。

(来源:长江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