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贵州理工学院与北京工商大学共同主办的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论坛——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第六届年会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相关行业、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化转型下的教育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共同谋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最新进展、最佳实践和最有效策略。

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论坛——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第六届年会开幕


(资料图)

近年来,贵州理工学院坚持党管外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做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有关要求,与国(境)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涉外活动凸显了数字化时代的理工特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学成果初显,留学生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理工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声誉得到提升。

成功举办交流周系列活动

作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之一,贵州理工学院在2017年的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提出倡议,并推动成立了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旨在推动大学的组织创新,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突破国内外参与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建设集教育、培训及研究于一体的共享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6年来,联盟不断发展壮大,成员单位从国内及国(境)外的21所高校扩展到42所。

8月28日举行的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论坛——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第六届年会上,北京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黄侃,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校长、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主席尤芳达,贵州理工学院院长潘良明,江西开放大学党委书记贺瑞虎,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兼研究生院院长毛新述,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国际中心副主席董事陈雅丽,印度尼西亚万隆克里斯汀大学教授瑟亚·瑟特亚万,北京工商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葛红玲8位嘉宾作主旨发言,分别从不同角度就如何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推进教育领域全面数字化转型分享了宝贵经验,为中国-东盟高校共同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借鉴,并引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和观点。

贵州理工学院国际生在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第六届年会开幕式上表演

为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联盟平台进行资源共享,本次年会上,贵州理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同马来西亚拉曼大学进行了深入交流,一致同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加强在教学、学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年会,既是专家们创新思维的思想碰撞,也是高校互学互鉴,共同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更好服务人才培养的好机会。专家们围绕主题,就中国及东盟高校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下的教育创新的实施路径及成功经验进行了充分讨论和交流,达到了共同促进高等教育繁荣、共商教育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的目的。”贵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苏向东说。

贵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苏向东致辞

苏向东表示,本次年会也为贵州理工学院提供了又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将认真学习各高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国家发展的‘十四五’规划和国发〔2022〕2号文件发展需求,正确应对信息社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推进实施教育数字化,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

据介绍,自2017年以来,贵州理工学院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期间,召开了六届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声临其境”留学生趣配音大赛以及“知行贵州”青年交流计划,并依托联盟与国(境)外高校开展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受到社会及兄弟院校一致好评,不断提升了学校教育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知名度。

校际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序开展

今年7月,贵州理工学院派出9名学生分别参加了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织的赴马来西亚、澳门研修活动。

为期14天的活动中,同学们在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参加了情绪管理、烹饪、趣味英语、运动科学、马来语等课程,沉浸式体验了马来西亚的教学方式。在澳门城市大学,同学们在教授的指导下学习了如何使用Weka、Monica等智能软件,在神经网络传输过程如何用代码计算传输速度等。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拓展了我们的视野,还提高了大家的外语应用能力。同时为大家提供了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这个暑假跨越大山和大海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贵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学生刘斯懿说。

贵州理工学院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开放办学是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贵州理工学院以交流周为基础,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按照“立足东盟、面向亚洲、辐射欧美”的对外开放道路,有序开展校际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与国(境)外高校牵线搭桥、深入合作。与柬埔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老挝、韩国、吉尔吉斯斯坦、中国澳门等71所国(境)外高校签署77份合作备忘录,合作内容涉及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师生互派、研究生推荐计划等方面。自2021年贵州理工学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体育学院签署备忘录以来,双方合作不断加强,双方已同时开设了汉语和俄语线上课程。今年,贵州理工学院计划派出15名学生赴吉尔吉斯斯坦开展交流学习。

贵州理工学院“千人留学计划”交流团在泰国暹罗大学交流学习

大力推进各大国际项目建设。在2019年、2020年、2023年获批实施教育援外项目——贵州理工学院“友好使者”培训计划;2022年知行贵州青年交流计划、2022年教育部对台教育交流项目;实施教育部西部项目创新子项目——“新工科背景下贵州新型工业化及新型城镇化复合创新性人才培养项目”等。

深入开展学生国际交流活动。与澳门科技大学、英国贝德福特大学等校积极开展学生交流,打破常规开展研究生保荐项目,目前已选派20余名学生赴国(境)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持续推动贵州省“千人留学计划”在学校的实施,2014年至今共派出百余名学生赴澳门科技大学、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韩国全州大学、泰国暹罗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校进行长短期交流学习。

全面推进中外合作办学

教育要让人民满意,必须坚持“开放性”,着力培养出具有开放胸襟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贵州理工学院立足人才培养,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创新办学模式,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2018年1月,教育部批准贵州理工学院与英国贝德福特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这也是贵州第一个获批的理工类本科教育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于2018年9月首次招生,计划每年招生120人。目前,已培养首届毕业生62人,在校学生349人,中外专任教师69人,博士13人,副高以上职称35人。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方外教来访见面会

“项目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办学方向正确,办学定位准确,引进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了良好的政策保障机制,在多渠道的合作条件下,师资队伍力量不断加强,教学组织健康有序,教学条件逐步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开始凸显一定的社会效益。”贵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潘良明说。

2022年,项目接受了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格评估。贵州理工学院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高质量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建立完善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招生、更新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召开项目管理委员会等举措,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管理,提升了办学水平。2023年7月,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贵州理工学院将继续坚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先进教学理念、吸引优秀教学内容、实现严谨规范管理、培养德业双修人才”的办学理念,积极发挥工科特色和优势,高质量推进国际化办学,谱写教育对外开放新篇章。

不断完善国际学生教育

自2016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以来,贵州理工学院已培养500余名来自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着力打造“留在贵州”国际教育品牌。以党建引领国际学生培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质增效,并把国情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积极开展文化实践教学,帮助国际学生感知中国、了解贵州。自2018年以来,多次组织国际学生及部分语言生、学生党员赴花茂村、西江千户苗寨、遵义会议会址等地开展文化研学活动,帮助他们更为全面、立体、真实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同时,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认同,增进国际学生知华、友华、爱华的深切情感。

“友好使者”青岩古镇文化考察项目

充分利用文化课程和传统节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期间,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佳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中外师生一起包饺子、包粽子、做月饼,品味传统美食、体验传统习俗,感受传统节日浓厚的气氛。

积极组织开展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结合国际学生自身的特点,组织开展东盟周“声临其境”国际学生趣配音大赛、国际学生汉字听写大赛、书法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留学生活和新环境,丰富留学生活,加强各国学生之间交流与联系,也让国际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国。

“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东盟周系列活动,如‘中国-东盟汉字听写大赛’‘中国-东盟民歌大赛’等,并取得了喜人成绩,不仅展示了风采,丰富了学习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他们的学习及生活都助益颇多,还通过这些工作宣传了贵州,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点点滴滴中传播了中国的声音。”潘良明说。

讲好中国故事贵州故事理工故事

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帮助国际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贵州,今年5月19日至21日,贵州理工学院25名国际学生赴册亨县板万村开展文化研学活动。

听板万村党支部原书记李玉龙介绍板万村的历史和近年的发展变化;在当地绣娘的指导下,体验布依族传统工艺品——康包的制作;学习了解布依族建筑历史和文化,亲手拼接、打磨、上漆,创作榫卯结构小凳……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让国际学生们看到了真实美丽、生机蓬勃的中国乡村。

国际学生在册亨县板万村开展文化研学活动

“这里的人很淳朴,人们的生活也很舒服,晚上还可以看戏看星星,生活在这儿感觉太幸福了。”来自老挝的苏婷说。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办学治校应有之义。贵州理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国发〔2022〕2号文件“讲好中国故事”精神,多措并举传播中国好声音。

精心打造“一课一节目”。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和“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贵州理工学院打造了一门以国际学生为视角认识贵州、体验贵州文化的慕课课程——《旅游汉语走遍贵州》,以“汉语+旅游”的创新模式,通过语言将贵州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向世界,并帮助学生掌握地道汉语、感知多彩贵州、促进文化交流。目前课程已上线智慧树、学堂在线、中文联盟、多彩贵州智慧学院等平台,多渠道、多平台推广课程,选课人数达近千人。同时,与贵州广播电视台故事赛道联合录制9期“留在贵州”、5期“留学生线上诵经典”特别节目,节目上线动静贵州等平台,累计播放热度百余万次。

采用多元方式,由国际学生讲述贵州故事,传播贵州好声音。贵州理工学院积极寻找资源与贵州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中心、贵州日报国际传播中心合作,共同录制了20余期国际学生介绍贵州的视频,由国际学生讲述遵义会议会址故事、中国碳中和故事、中国乡村振兴的故事和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此外,国际学生参与录制的《这个老外不见外》《BE MY GUEST》等节目在贵州卫视、中阿卫视播出。

此外,贵州理工学院还结合贵州省情、理工特色,创新开展知行贵州交流计划和对台教育交流项目,让青年们了解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了解贵州的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同时,还打造了理工特色工科精品课程,建立了双语师资库,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贵州理工学院“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坚持开放办学。既立足贵州、扎根贵州大地,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又要融入东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提升对外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逐步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贵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潘良明作主旨发言

“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将持续推动与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更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合作,以此为平台,与国内其他高校一起,在更广阔领域实现互利共赢。”潘良明表示,将通过合作办学、涉外培训、搭建平台开展联合科研、拓展其他合作项目服务贵州当地经济等形式,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世界眼光,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助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雨

编辑 罗秋红

二审 石云华

三审 岳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