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非要北伐?魏明帝不仅看破了,还把诸葛亮大骂一顿!

诸葛亮北伐真正动机是什么?魏明帝明白,但原因说出来很多人不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想要真正了解三国的历史,我们需要熟读的不是《三国演义》,而是《三国志》,毕竟《三国演义》是小说,而《三国志》才是正史,而且在演义中,诸葛亮这个形象被太过于夸大了,还有很多优秀的人才都被掩盖在了诸葛亮的光芒中。

其实,我们真正熟读《三国志》后会发现,虽然蜀国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刘备仁厚,但是蜀国却是三个国家中最能惹事的国家,不仅去招惹魏国,顺带还会招惹吴国,尤其是在对抗魏国的时候,蜀国拉帮结派,联合吴国一同折腾魏国,使魏国筋疲力尽。

一代枭雄曹操,做事决绝果断,有“宁可我负天下人”的气势,但是到了曹丕和曹叡这一代时,就没了曹操当初的那般威风,反而显得有些狼狈,但是好在魏国势力雄厚,人才将领众多,即使是蜀吴两国联合进攻,依旧没能摧残他的势力。

蜀国喜欢挑事,但是他却没有挑事的本事,所以经常挨揍,实力摆在那里,即使诸葛亮再神通广大,也依旧摆脱不掉绝对实力的碾压,所以蜀国经常被打得落花流水,上蹿下跳,但是过不了过久又会卷土重来,这让魏国就十分头疼。

在这里重点要讲的就是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只有两次取得了胜利,可以说是惨败而归,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北伐呢?主要是因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出师大捷,因为偷袭,直接让魏国的守卫吓破了胆,所以导致天水、南安、安定纷纷倒戈,不战而降。

第一次北伐的胜利,给诸葛亮带来了莫大的鼓舞,于是他又开始筹谋第二次进攻,但是魏明帝早已料到诸葛亮会发起进攻,于是便做了完全的准备,派曹真、张郃等大将前往前线去收拾他,等着他自投罗网。

对于“诸葛亮主动送人头”,这也是魏明帝早已预料的。在蜀国与魏国的战争中,张郃击败蜀军,诸葛亮弃城而逃,最终又收复了天水、南安、安定。为此,魏明帝还专门写了一份诏书去奚落刘备和嘲讽诸葛亮,瞬间将两人贬低到一无是处。

魏明帝在诏书中提到,刘备背弃曹操的恩德,在巴蜀打着“匡扶汉室”的幌子招兵买马,谋取自己的私心。而诸葛亮则是抛弃了生他养他的地方,跟着刘备这种虚伪的残存之贼成为一丘之貉,而最初跟随诸葛亮的那些人最终也与他成了仇敌。

在魏明帝的眼中,诸葛亮就是爱惜自己的自己的羽毛,内在其实已经是浑浊不堪。但是他的评价还是太过于极端的,因为他与诸葛亮是强劲的对手,有些话语看似有理但也不能全信,毕竟诸葛亮的军事谋略和军事才能我们是不可否认的。

如果没有诸葛亮,蜀国不可能有与吴魏两国对抗的机会。即使诸葛亮再强,他也只是孤军作战,蜀国内部一片混乱,走向衰亡是必然的,所以诸葛亮不背这个锅。

三国志11南明抗清剧本中,默认在长江以南地区的五大一流隐士。

一:杭州的顾炎武(游戏特技:指导)。

二:杭州的黄宗曦(游戏特技:看破)。

三:台州的姚启圣(游戏特技:百出)。

四:衡州的王夫之(游戏特辑:百出)。

五:梧州的胡一青(游戏特辑:枪将)。

另外,在西南巴蜀之地还有秦良玉、秦翼明、杨展、曾英等良将,只不过他们大概率会被张献忠派李定国过去招揽。总体来看,在三国志11南明抗清剧本中想要反清复明的难度还是十分艰巨的,选择南明阵营的朋友要做好心理准备。

立体象棋南明抗清主题

在三国志11南明抗清剧本里,有五个大奸似忠的牛人,他们都差一点问鼎天下。

一:多尔衮(情义高,野心稍低)

二:鳌拜(情义稍高,野心普通)

三:李自成(情义普通,野心低)

四:张献忠(情义普通,野心低)

五:左良玉(情义高,野心低)

其中多尔衮和鳌拜得到了洗白,两人要是知道估计都得感动哭。不过这里面最有意思的还是左良玉,世上最纯粹的清君侧,一心只砍马士英。玩三国志11南明抗清剧本,一定要体验一把左良玉,他的使命担子最重,既要跟自己人斗,还得北伐去跟满清斗。

立体中国象棋南明抗清主题

[牛轰轰拥抱]五一期间基本是家里蹲补片,按照 5 星满分,大概是

《三国志新解 新解釈・三國志》,[星星][半星];

《刺杀小说家》,[星星][星星];

《人潮汹涌 》[星星][星星];

《乜代宗師》,[半星];

《酒精计划 Druk》,[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真人快打 Mortal Kombat》,[半星];

《浅田家! 浅田家!》,[星星][星星][星星];

《追虎擒龙》,[星星][半星];

西晋泰始五年(公元269年),《三国志》作者陈寿辞掉巴西郡中正,特意拜访养病的恩师谯周,探讨蜀汉灭亡感受及谯周身体状态。

谯周出自巴西郡书香门第,勤奋好学被诸葛亮委任为劝学从事,蒋琬执政尊谯周为益州学者之首,刘禅太子刘璿、《三国志》陈寿、永安守罗宪等,皆领受谯周教诲。

公元263年冬,邓艾度过阴平抵近成都,群臣提出坚守、降吴与避祸南中三种建议,谯周为刘禅分析局势,蜀地豪族抵制不易坚守,吴国迟早被魏国击败,武力震慑南中并不稳固,不如归降安享清福,谯周因而被司马昭赞誉“保全国家”,封阳城亭侯。

谯周原本应随刘禅至洛阳,却以养病之名留在汉中,陈寿前往探望,谯周七十岁须发皆白却精神抖擞,陈寿祝愿谯周能够寿比南山,但谯周却告诉陈寿只剩数月寿命,难以超过儒圣孔子、先贤刘向、扬雄等人,公元270年谯周果然逝世陈寿真正信服。

陈寿怀疑谯周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刘禅献城归降安享富贵,谯周在七十岁安然逝世,所以陈寿对这位师长的评价极高“体貌素朴,性推诚不饰,无造次辩论之才,然潜识内敏”"谯周词理渊通,为世硕儒",《三国志》对蜀汉的灭亡寄托“天意”,未尝不是受到谯周影响。

#历史上的趣事##历史冷知识##早安头条#

建安十六年(211年)对曹操的儿子们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六个儿子开始为加强家族的统治地位出力。

首先在正月,曹丕被朝廷任命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三国志·武帝纪》),这是一套奥妙无比的组合操作。

五官中郎将是管理朝廷议郎、中郎、侍郎、郎中这些郎官的三(官)署之一,曹丕可以在这个位置上第一手地,挖掘发现朝廷的这些中级储备干部中的优异者。

“置官属”实际上就是开府,曹丕可以把挖掘到的这些青年才俊据为己有,为曹家培养后续人才力量。

然后以五官中郎将作为副丞相是一个新操作。副丞相本是御史大夫,但马屁王郗虑这个御史大夫只是空架子,曹丕现在才是真格的,他将协助父亲学习管理国家。

曹操虽然没有明确指定曹丕为继承人,但实际上已正式开始对他的培养。

其次是上一年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提到的,接受曾一度推却的朝廷“封三子为侯”,朝廷正式举行仪式了。

将曹操刚退回朝廷的陈国阳夏、柘、苦三县二万户百姓中的一万五千户,分别封赏给曹操的三个儿子,每人食邑五千户。

正妻卞夫人第三子曹植为平原侯,两年前亡故的曹冲的同母大弟弟曹据为范阳侯,曾是秦宜禄之妻的杜夫人长子曹林(又名豹)为饶阳侯。(《魏书》)

同一年稍晚,曹冲的另一个弟弟曹宇封都乡侯,秦夫人长子曹玹封西乡侯。(《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

这一年,曹操共有五个儿子封侯,但从曹冲208年末死时虚岁13岁看,除了曹植年长,其余的年龄最大的曹据,因是曹冲的同母弟,到封侯这年最多十四五岁年纪。

而曹植之兄,同为卞夫人所生的曹彰年已23岁,却五年后才封侯,被四个十来岁的小弟弟甩在了后面。

五子封侯,虽有曹操对曹冲和曹植的偏爱成分,但除了曹彰却的确是封的年龄最大的几个。

不得不说,曹操对曹彰这个“好为将”不善文章的“黄须儿”(《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此时还有偏见。

211年,曹操的六个儿子正式涉入了朝廷政治,从此,曹操的儿子们开始和他一起牢牢地掌控着汉帝国。

#真知新坐标#

本文三国志5中文版下载(三国志5简体中文版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