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


【资料图】

2、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它是一种普通的原核生物,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6类:肠致病性大肠杆(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和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DAEC).。

3、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G-)。

4、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

5、周生鞭毛,能运动,无芽孢。

6、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几乎占粪便干重的1/3。

7、国家规定,每毫升饮用水中的菌落总数小于100,每100毫升水中不得检出总大肠菌群[1]。

8、大肠杆菌的抗原成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后者有抗机体吞噬和抗补体的能力。

9、根据菌体抗原的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150多型,其中有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泻和成人肋膜炎。

10、大肠杆菌是研究微生物遗传的重要材料,如局限性转导就是1954年在大肠杆菌K12菌株中发现的。

11、莱德伯格(Lederberg)采用两株大肠杆菌的营养缺陷型进行实验,奠定了研究细菌接合方法学上的基础,以及基因工程的研究。

12、大肠杆菌(E. 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

13、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14、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致病性大肠杆菌。

15、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

16、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

17、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18、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19、主要特点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

20、主要生活在大肠内。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