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潞安矿业集团劳模表彰会上,16名奋战在各条战线的王庄煤矿员工身披绶带,接过了荣誉证书……劳模先进们载誉归来,在矿区迅速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热潮。成绩的取得,是该矿持续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必然结果。

引才聚智 激发人才活力


(资料图)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赢得竞争主动权的战略之举。该矿以 “给用人单位授权、为人才松绑”为核心,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后备人才库实施动态管理,为其提供各种资源、渠道、平台;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破除年龄、性别、专业、职称、论文等约束条件,更好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深化人才激励机制改革,为高层次人才在经费、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郭历宁是该矿皮带二队的一名80后员工。交谈中,郭历宁告诉记者:“现在,矿上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惜重金奖励精英员工,让有技术的人吃香,让高技能的人受益,让技术大拿在工人岗位照样拿高薪,我的干劲儿更足了。”

该矿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通过突出技能、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工资薪酬占有份额,收入分配向一线岗位和关键技术岗位倾斜,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设立员工技能培训、岗位练兵、优秀技能人才培养、员工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动员员工参加“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增强学习技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借助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广播等载体,让员工深刻体会到企业重视技术人才和爱惜技术人才的坚定决心,激发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真正在全矿掀起学技术、学本领的热潮,形成“体制顺、机制活、人才聚、事业兴”的良好局面。

育才凝力 增强内生动力

“每一道操作程序都必须规范,明确甲烷传感器吊挂准确位置,熟悉瓦斯浓度值报警和断电的现场操作……”在综采面实操模拟现场,该矿瓦检队队长王俊东耐心地讲解着,为瓦检员实操技能提升“加油充电”。

该实操模拟场地以U型通风综采面为模拟对象,突出其瓦斯检查重点区域及各测点的详细规定及要求,在设备排列上也最大限度还原了井下生产工作面,以最接近现场的环境帮助新员工熟悉作业场所,通过身临其境的模拟操作保证瓦检员熟知岗位安全职责,提升现场操作能力。

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该矿为员工精准制定订单式需求性培训。“岗位练兵受益匪浅,通过这几年开展岗位练兵,让我们队里完成了新老工人的接替和技术力量的传承。”王俊东介绍说。灵活多样的岗位练兵,推动员工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为了给技术人才培养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该矿严格培训程序,拓展场所,员工学技术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业务技能也实现了快速提升。这几年,该矿连年在集团技术比武中夺冠,一批技术能手脱颖而出。目前,该矿拥有集团公司首席技师20人,高级技师64人,技能人才占到员工总数的65.47%。

用才留心 提升发展潜力

“大胆培养使用年轻干部,完善、用好后备人才库,积极发现和选拔在实际工作中勇于担当,具有创新意识、有执行力和潜力的年轻干部。”这是该矿的“人才经”。

在提升员工技能素质过程中,该矿坚持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建立三级联动的教育培训方式,依托员工学校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员工订单式培训、安全知识进队组等,将日常学习、系统培训、综合教育融为一体,扩大培训的涵盖面,满足不同类型员工需求,进一步提升员工技能。该矿依托机修厂的技术资源和设备资源,建立了员工技能实训基地,并把基地延伸到集团二中,在集团二中建立了户外实操基地和室内实景模拟训练基地,投入综采、综掘及地面各类机电设备120余台,用于员工技能实操培训工作。同时,该矿要求每月都开展现场培训学习,内容涉及机电、安全、生产、通风等方方面面,根据各队组时间安排和实际需要,灵活安排培训内容,切实把技能培训送到一线。

以传授技术知识、开展科技研究、完成项目任务为活动主线,大力开展“技师带高徒”活动,组织和引导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领头人、创新能手等高技能人才,向青年员工传授岗位经验、专技特艺和优秀技法,主动做好“传、帮、带”工作。在导师或者首席技师、首席专家的带领下,一线技术工人通过学习、观察、讨论、研究、实践、总结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掌握更全面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升了业务素养。近年,该矿开办各类专业培训160余期,培训员工1000余人次,及时处理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疑难故障220余项。

该矿“任建业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培养出130多名技术人才,其中26人获高级技师,6人获首席技师,2人获煤炭行业技能大师,4人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为人才培养工作立下了赫赫战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