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从各个省市区省会城市的GDP占全省比重来看,长春以51.61%高居第一,与银川、西宁、拉萨、兰州等西北省会城市一道位居前十的,是成都、武汉、西安、哈尔滨和海口,除去兰州,上述省会城市的经济首位度均超过了30%。而一直被诟病的郑州和合肥的经济首位度并没有世人印象中的那么高。

需要注意的是,省会城市的人口首位度排名和经济首位度排名大致相符。长春虽然位居经济首位度第一,但吉林省近年来整体发展欠佳,从而使得长春更显突出,大部分排名靠前的西北省份省会城市和哈尔滨、海口也是同样的情况。因此,真正将强省会发展策略贯彻到极致的当属成都、武汉和西安,三座城市都是千万人口、万亿GDP,成都更是2000万人口+2万亿GDP,而整个吉林才2300多万人口+1.3万亿GDP,即便是在南方地区被各种环绕的江西,多项指标都超过吉林。而就在20年前,吉林还是标准的双中心省份,是被拿来宣讲的典型案例。

南京、济南和呼和浩特位居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倒数三位,再加上同样失落了省内GDP第一城、省内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城的石家庄、广州和沈阳,对于这些省会城市而言,环顾省内,大有“不是自己不够努力,奈何隔壁兄弟城市太强”的感触。别的省会城市都是被隔壁的省内双子星城市双杀,呼和浩特更是被鄂尔多斯和包头挤到了省内第三位。数年前,南京和济南都曾遭遇掉至省内第三的窘境。

东部沿海省份,省会城市首位度不高几成惯例,除了浙江杭州让宁波成为了唯一输给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市,其他如江苏、福建、广东、山东、河北、辽宁的省会城市都难以稳守省内第一城。虽然各界对区域均衡发展一再呼吁,但省会城市首位度过低并不是好事,因此也有了南京被巡视组点名批评的传闻。并且,连浙江这种经济强省都提出过强省会发展战略。

最典型的就是,中西部省份想要发展就必然先做大一至两个城市,先把人口、资金都留在省内,才有发展的可能性。这些区域的大城市在虹吸周边资源的同时,也在反哺造血,既实现经济辐射,也把就业机会、文体资源、高教资源、医疗资源都辐射给周边。

“地区经济越不发达,省会城市首位度越高”的说法并不准确,现实中并不存在发展特别糟糕的省会城市,但不同时期确实有些省会城市的产业经济发展遇到困境。并且,评价城市综合实力,不只是看各项经济指标,科教文卫等都是衡量标准,从这个角度看,多个在经济方面失落的省会城市底蕴显然更强一些,比如南京和苏州就是典型的例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