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嘎嘎嘎嘎嘎……”老赵提着竹篮子来到池塘边唤了两声,远处一群白色的家伙就划开浮萍,劈波斩浪地游了过来。老赵一挥手,一大把碧绿的野葛菜落向水面,正在水面上等着喂食的大鹅们动作迅捷,菜还没落水,它们便伸着长长的脖子接住了……看着这帮家伙你争我抢的场面,老赵晒得发亮的脸庞笑出了沟壑。

69岁的老赵名叫赵寿福,是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蒲圩村埝坡桥自然村的一名残疾农户,无儿无女、一直独居,因为身体残疾,也一直没有工作,主要靠低保生活。这两年,在丹徒区好幸福残疾人之家服务中心的帮助下,老赵开始养起了大鹅。第一年,就增加了3000余元的净收入。今年,在拿到了好幸福残疾人之家服务中心免费提供的30只鹅苗之后,他自己又买了30只鸭苗。在养殖专业户的精心指导和老赵的细心呵护下,30只鹅苗和30只鸭苗全部存活、茁壮长大,今年有望增加6000元左右的净收入。

和老赵一样,今年,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还将有10户农户受益于这些“爱心鹅”。

荣炳地处茅山脚下、通济河畔,共有5个行政村,其中蒲圩行政村共有9个自然村,总人口4200余人,持证残疾人130余名。党的十八大以来,残疾人的生活和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和提高。但就业难、收入低,依赖家庭、依靠父母仍是一些残疾人的常态。丹徒区好幸福残疾人之家服务中心在前几年实践的基础上,承接了由镇江福彩公益金支持的市民政局2022年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之一——“助残帮扶促就业,培育养殖示范户”。

为残疾人打造“家门口的饭碗”——好幸福残疾人之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魏风祥这样为项目“定位”。“荣炳这地方有山有水,养殖条件比较好。”魏风祥说,根据前几年的经验,家禽养殖一般90天至100天出栏、产蛋,每只鹅售价大概在160元左右,去除成本,加上鹅蛋收入,有30只鹅的残疾养殖户在半年内有望增收3000元左右。

为提高鹅苗成活率,服务中心一方面邀请专家讲解苗鹅、苗鸭前期饲养技术及措施,中后期管理及防疫、防病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邀请了养殖专业户作为志愿者、“技术指导”,提供“点对点”服务。在养殖专业户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之下,所有残疾人养殖户鹅苗成活率达到了88%,有4户成活率达到95%,赵寿福作为其中的“明星”,鹅苗成活率更是达到100%。

变“输血助残”为“造血助残”,“小项目”中饱含助残“大情怀”,“爱心鹅”里孵出生活“新希望”。时间短、收益高、管理方便、操作便捷,作为一个活跃在乡间地头的公益团队,好幸福残疾人之家服务中心为残疾户找到了一个适合他们的增收途径。全程精细化服务也让项目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眼下,大鹅已经长成,我们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他们销售,目前已经有一些爱心单位和我们对接了,也希望有更多爱心人士、单位伸出援手,让这些大鹅为残疾户带来更精彩的生活。”魏风祥说。(记者 朱秋霞)

推荐内容